扶貧項目資產后續如何管理?貴州盤活用好這“五權”
?
2022 年 3 月 11 日,游客在貴州省貴定縣盤江鎮“金海雪山”景區觀賞油菜花。
近年來,貴定縣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帶動鄉村旅游 楊文斌攝 / 本刊
?明確所有權,促進所有權主體想方設法用好扶貧資產
?明確經營權,根據項目特點,鼓勵探索多形式、多層次、多樣化管理經營模式
?明確收益權,讓扶貧資產集約運行,從分散式增收向整體性致富轉變
?明確處置權,采取拍賣方式處置,存量資產被盤活,得以及時回收再利用,投入鄉村振興建設
?明確監督權,落實資產長效運營管理的監管主體責任,確保資金項目在陽光下運行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麗?劉智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持續加大扶貧投入力度,各地實施了大量的扶貧項目。由此形成的大規模扶貧資產,既是脫貧攻堅成果的積累沉淀,也是鄉村振興發展的物質基礎,應充分挖掘潛力,撬動鄉村振興。
作為曾經全國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貴州是全國扶貧資產最多的省份。近年來,貴州以“所有權、經營權、收益權、處置權、監督權”五權分置改革來探索提高扶貧資產效益,在摸清扶貧資產家底的同時明晰權責,建立健全扶貧項目資產長效運行管理機制。
明確所有權?資產有了身份證
近期,《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訪貴州省正安縣、晴隆縣、桐梓縣等脫貧縣發現,各縣扶貧資產規模均超過60億元,有的甚至是其年財政收入的數倍。
“我們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各類扶貧資金投入形成的扶貧資產進行了摸底,發現全省涉及項目資金規模4091.13億元,形成資產3989.79億元?!辟F州省鄉村振興局副局長賀承珊說。不過,目前一些扶貧資產分散在各部門、各鎮村,其中一部分所有權主體不明確,“想用的得不到,能用的用不了”。
比如,晴隆縣曾使用扶貧資金建設了10萬平方米左右的羊圈,后因技術、市場等原因,分布各鄉鎮的羊圈被閑置?!耙驗楫敵蹑?、村均不是產業運營主體,一直無權使用羊圈等閑置扶貧資產。有農戶想要租用,也不知道找誰?!鼻缏】h沙子鎮鎮長曹勇說。
貴州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進符合條件的扶貧資產分類進行所有權確權登記。具體來說,到戶類資產,原則上歸農戶所有;公益性資產,項目建成后及時辦理移交手續,按行業相關要求確權和管理;經營性資產,根據資金來源、受益范圍、管理需要等明確權屬,盡可能明確到獲得收益的個人、村集體經濟組織等;難以明確到個人的扶貧資產,原則上明確到村集體經濟組織,納入農村集體資產管理范圍,并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要求推進股份合作制改革。
“每一筆扶貧資產都有了一張身份證?!鼻缏】h政協主席付明勇說,對完成資產確權登記的扶貧項目,縣里制作頒發《扶貧資金資產產權證書》,明確資產屬性、性質、類別、狀態、使用期限等,做到主體明確、產權清晰。
“這樣就調動了所有權主體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想方設法盤活扶貧資產?!辟R承珊說。
記者在晴隆縣沙子鎮看到,確權到鎮的6000平方米圈舍,被租給商戶成為生產食用菌的菌棒廠。過去雜草叢生、一片狼藉的羊圈,如今干凈整潔,生產井然有序。
明確經營權?激發項目活力
產業扶貧,是調動困難群眾脫貧內生動力的有力方式。面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大潮,一些產業扶貧項目由于市場前景、技術短缺等原因遇到了經營困難。如何避免“重建設輕管護”,提升產業扶貧項目生命力?
對此,貴州探索強化后續管理,放活經營權。根據扶貧項目資產特點,鼓勵探索多形式、多層次、多樣化管理經營模式——
對成熟、效益好或者有發展潛力的經營性資產,要求著力提高市場化、規?;?、標準化、品牌化水平;對存在經營管理難題的經營性項目資產,鼓勵采取承包、托管、租賃、合作等方式落實運營主體,確定經營方式和期限,明確運營各方權利義務,做好風險防控。
資產跟著能人走,能人跟著項目走,項目跟著市場走。在晴隆縣大廠鎮高嶺村,7個經營類項目根據不同模式與企業、大戶合作經營。其中,何首烏種植、加工廠,以及3個養殖場按債權模式運行;一個養豬項目按租賃模式運行;一個菌棒加工廠則按合股聯營模式運行。村里的臺賬顯示:2021年,村級由此獲得分紅和租金收益45.3萬元。
明確收益權?促進整體致富
如何界定受益群體和資產收益使用范圍?實踐中,貴州不斷完善經營性扶貧資產的收益分配機制。
多位受訪專家說,過渡期受益對象需要動態調整,特別是對“脫貧不穩定戶、監測戶”加大關注力度,覆蓋到新出現的一些貧困邊緣戶。
“這就需要規范分配方式,保障收益權?!辟F州省鄉村振興局外資處處長劉蓉凡說,堅持精準和差異化扶持原則,嚴禁項目資產收益采取簡單發錢發物、一分了之進行收益分配。
比如,經營性資產收益,重點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按照現行資產管理制度進行分配。屬于村集體的資產收益,由村委會按照“村集體提方案、鄉鎮審批、縣級備案”的流程,履行民主決策和公告公示等相關程序后進行分配。同時,鼓勵采取參加村內項目建設和發展等勞動增收方式進行分配;鼓勵通過資產收益支持帶動脫貧人口效果好的新型經營主體發展。
在玉屏縣平溪街道安平村,一個規?;半u養殖場正熱火朝天地運行?!斑^去這里是一個廢棄渣土場,屬于國有資產。經過前期考察籌劃,選址在這里以‘飛地經濟’模式發展蛋雞養殖,吸納了附近6個鄉鎮、街道扶貧資金780萬元,統一技術場地發展產業?!庇衿量h鄉村振興局副局長姚峰告訴記者。
姚峰說,現在蛋雞場由玉屏縣扶貧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統一運營,收益按各鄉鎮、街道資金投入比例分成,既促使扶貧資產集約運行,發揮聚合效應,又確保偏遠鄉鎮資產增值更有效益,讓扶貧資產從分散式增收向整體性致富轉變。
明確處置權?盤活存量資產
脫貧攻堅期間,一些扶貧項目集中上馬實施。部分扶貧項目涉及多系統多部門,需要主動追蹤項目資金運行情況或扶貧資產使用情況,以提高項目效益。
對此,貴州探索嚴格審批流程,規范處置權。貴州省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屬于村集體的扶貧資產處置由村民決策經鄉鎮審批,報主管部門審批,審批結果及時公開,且處置收入應重新安排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實現鄉村振興,不得分配給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對以個人、村集體經濟組織名義入股或參股企業等經營主體的,明確股權的退出辦法和處置方式。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隨意處置集體和國有扶貧項目資產?!闭部h財政局副局長鄭世勇介紹,扶貧項目資產因自然災害、政策因素、意外事故、發展規劃、達到年限等情況需要處置的,嚴格程序進行審批。對財政資金入股經營主體實施項目形成的經營性資產,核資清算時要聘請第三方評估。
2016年,晴隆縣紫馬鄉新洋村曾使用46萬元扶貧資金實施養雞項目,引進的合作社因經營管理不善出現無效存量資產。最近,縣、鄉兩級資產管理辦公室進行清查核資后,采取拍賣方式處置,存量資產被盤活,得以及時回收再利用,投入鄉村振興建設。
明確監督權?讓資金陽光運行
落實資產長效運營管理的監管主體責任,可以確保資金項目在陽光下運行。
在貴州,縣級政府對本縣域扶貧資產后續管理履行主體責任,鄉鎮政府負責加強扶貧資產后續運營的日常監管。村集體切實擔負起對確權到村扶貧資產的直接監管責任。省市兩級鄉村振興部門負責統籌指導做好扶貧資產后續管理工作。各級行業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根據行業領域資產管理制度和規定,履行行業監管責任。由此,形成分級管理、逐級負責、共同監管的體系。
貴州省鄉村振興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部分地方不僅明確了資產管理運營單位、行業主管部門等監督主體,還在縣(市/區)、鎮(鄉)、村三級成立扶貧資產辦公室,來專門落實監督權。同時,引導村民參與村級扶貧項目資產經營處置的民主決策,監督村級資產收益分配。
圍繞扶貧資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晴隆縣、正安縣等建立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雙向追蹤”機制。橫向,以資金性質為依據;縱向,以資金走向為主線,追蹤每筆資金的使用結果。付明勇說,通過項目追蹤,晴隆縣排查出利益聯結機制不健全、后期管護不到位、資金閑置等問題1500多條,并明確專班跟蹤整改。
2018年起,玉屏縣聘請了第三方審計機構對當年實施項目招投標、報賬、利益聯結等跟蹤審計,全程監控項目進度、質量、成效。項目實施完畢,再聘請第三方審計機構對扶貧績效進行評價,效益不佳的立即整改。□